详情

独特的“琼海溜”,乡音里的故乡情

琼海话吧 827阅读
高岚
高岚Lv.22楼主+关注
06-19 15:05 来自广东 深圳 龙岗区
独特的“琼海溜”,乡音里的故乡情


李高兰

海南岛,这座充满魅力的海岛,面积虽不算广袤,却容纳着极为复杂多元的语言生态。这里不仅有众多少数民族方言。就是汉族所使用的海南方言,在语气、语音、语调上也会因地域不同而产生显著变化 。其中,琼海人说话的特色尤为突出,他们的尾音常常带着一个“溜”字,久而久之,“琼海溜”就成了琼海人的别称。又因为“溜”与“六”读音相同,也有人把琼海人称作“阿六”,将琼海的男青年一一“公爹仔”叫做“阿六叔”。


独特的“溜”腔:语言里的琼海印记


从语言学的专业角度来看,琼海人尾音中的“溜”,和普通话里的“吧”“吗” ,英语中的“DO”,以及天津话里的“嘛个”有着相似之处,它本身并没有实际语义,主要的作用是加重语气 。不过,琼海人说“溜”并非毫无规律,句句都加,只有在需要着重强调说明某件事时,才会在句尾添上独特的“溜”字。

当有“准新娘”上门时,邻里之间往往会充满好奇地互相打听:“见着新娘了不?”“见着了!”“生得靓不?”“都靓里溜了!”。

要是哪家的“准罗家”(准女婿)上门亮相,去看热闹的人也会在背后悄悄议论:“那个‘罗家’外表看着都好里溜!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做农功?”

再比如,着急催促对方抓紧时间快走,就会说:“快快去下溜!”。

炒菜的时候,则会高声喊道:“菜都熟了溜!快快溜起来(快点铲起)!”正因为如此,“熟也溜、不熟也溜”成了人们打趣琼海人的经典话语。每年除夕,在琼海,“溜”字的使用频率更是达到了一年中的顶峰,人们见面的第一句常常是:“鸡肥不?”“都肥里溜!”“你屋(家)鸡肥不?”“也肥里溜!”

文昌、琼海、万宁作为海南东部的相邻县,同时也是海南四大名菜的发源地,三县人说话各有各的特点。

文昌人在对话时,如果没听清对方的回答,就会说“哪?”而且正宗的文昌人,不管听没听清楚,“哪”字的使用频率都相当高。而万宁人在强调某个名词前会用“乎个”,比如夸赞那个男孩儿帅,就会说“乎个‘公爹仔’真帅!”

琼海人有时会感到有些不平,同样都有独特的语音特点,人们却不叫文昌人“文昌哪”,不叫万宁人“万宁乎”,偏偏叫琼海人为“琼海溜”。

不过,琼海作为侨乡、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以及海南四大名菜的发源地,当地百姓的敦厚和淳朴民风,在岛内备受称赞。所以,“琼海溜”作为琼海人的代号,既不是贬义词,也不是侮辱性绰号,就算是外号,那也是整个县的外号。

琼海人秉持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”与“海纳百川、有容乃大”的宽广胸怀,明白大多数喊“琼海溜”的人,只是开善意的玩笑,叫者无意,听者也自然不会介意 。

在琼海人心中,“琼海溜”也好,“熟也溜,不熟也溜”也罢,这个“溜”既不是溜须拍马的“溜”,也不是“脚底抹油”的“溜”;至于“六”,反而能讨个“六六大顺”的吉祥口彩。就如同文人墨客都有雅号一样,把“琼海溜”当成雅号,所有的尴尬便都能化为乌有。就像某位艺人,当有人拿他“秃子”的事取笑时,他没有像鲁迅笔下好胜的阿Q那样,听到“光”“亮”“灯”就恼羞成怒,而是诙谐地回应:“敝人是聪明‘绝顶’!”这般巧妙应对,不仅化解了矛盾,还让人们对他的修养、情趣和度量钦佩不已 。

近年来,琼海温泉鹅声名鹊起,名气大有赶超“嘉积鸭”之势。有个琼海人在海口开了家“好味鹅饭店”,起初食客寥寥,常被人叫做“阿溜(六)叔”的店主索性把店名改成“阿溜叔鹅饭店”,没想到,此后店里食客如云。

海南女作家曾万紫在散文《溜溜的妹子》里评价道:“温软的琼海方言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,所以,人们听见琼海人说话就会有一种亲切感。不是说‘宁愿听琼海人吵架,也不听XX人说话’吗?这充分说明了琼海话连吵架都好听。不过,我总觉得那种方言,要是从琼海女人的口里说出来更有韵味,更美妙动听,因为琼海妹子说话拿腔捏调,活泼生动,看似漫不经心的眼神间,能‘溜’动你身上每一处躁动的神经末梢。”还提到“琼海女人是幸运的。一条清清的万泉河汩汩流过,河畔是良田沃土,衣食丰足的琼海人少了许多生活的烦躁,多了几分从容淡定。这样的地理优势让琼海迅速发展成为海南省东部商埠,加上博鳌亚洲论坛落户于此,各路文化在这里摩擦撞击,卷起波澜。也是万泉河水的灵性,给琼海女人带来一股特有的品质,而集温柔善良和娴淑于一身的琼海女人,也溜出了精明能干,溜出了人生百态,溜出了悠悠岁月和滚滚红尘……”。


乡音难改:“戒溜”的艰难与执着

只要身处琼海境内,大家都操着“溜”腔,彼此彼此,没人会说你是“阿六”,也没人会特意学你的“溜”嘴。可一旦走出琼海,再讲“溜”就不行了。生活中总有一些好事之徒,喜欢抓住别人语音、语气的特点,夸张地学别人的“溜”调,以此哗众取宠、嘲笑对方。

有人说“方言是一张名片”。确实如此,不用自我介绍,一开口说话,籍贯便暴露无遗。

我是土生土长的琼海人,1972年才离开琼海去广州读书,一读就是四年。刚回海口工作时,一讲海南话,“阿溜”的身份就被人识破。

有一回,我去菜市场买小母鸡,卖主帮我挑选,我不经意说了句:“这只鸡还不到大溜!”他马上接话:“到大啦!再大就溜走了溜!”

在小市民的哄笑声中,我面红耳赤,心里很不痛快,当即下定决心戒掉“溜”字。

自从脑袋里有了“戒溜”这根弦,每次有“溜”要脱口而出时,我就赶紧憋住,硬是把“溜”咽回喉咙,不让它溜出嘴。 在省城海口工作的不少老乡,也和我有同样的经历,同样有戒“溜”的决心。不过,像我这样家里只有一人说“溜”腔,语言环境相对简单,“戒溜”还容易些。要是夫妇双方都是土生土长的“琼海溜”,平时你“溜”我也“溜”,那可就很难戒掉啦。

我的一位老乡,多年前夫妇俩从琼海调到海口工作,刚来的时候,意气风发,说话“溜”个不停,我还调侃她:“你是单位领导,做报告、做总结,语言得考虑公众性,别在台上讲得兴致勃勃,台下却让人偷笑……”。

她点头表示认同 。几年后的一天中午,我有事给她打电话,先打到家里没人接,又打到办公室。我问她:“还没下班?”她回答:“还没有下班时间溜!”我笑着说:“这么多年了,你还没戒‘溜’?”她小声嘟囔:“以后得注意戒掉!”

又过了一年多,我和她打电话闲聊,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:“你的‘溜’戒了没?”她一本正经地说:“我都彻底戒去‘溜’了溜!”

唉!还是“溜”字脱口而出,果真是“鬓毛易衰乡音难改”啊!


唱响央视舞台:《琼海溜》的文化传播


2022新春佳节来临之际,海南金岛乐团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机会,他们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举办的春节特别节目《新春的交响》的录制。

金岛乐团团员,个个都怀着激动的心情,带着他们独有的青春活力,带着家乡琼海的独特文化,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。他们心中满是壮志,决心将家乡海岛的原创音乐,毫无保留地献给央视的大舞台,献给全国观众。

身着艳丽六色服装的金岛乐团六位歌手一亮相新春舞台,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,他们的服装十分引人注目,而在《新春的交响》曲中,他们献唱的歌曲《琼海溜》更是成为全场焦点。


《琼海溜》以海南方言为独特载体,开篇那句“我家门口有一条美丽的万泉河,田园城市美得像画一样”,用极为形象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琼海市的秀丽风光与敦厚的民俗文化。

“鲁憋去处溜 ?鲁吃饭了不溜?”“鲁憋去处溜 ?鲁憋做密溜?”这些歌词生动演绎了作为地域标志的家乡方言的精髓,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琼海方言的独特魅力。

《琼海溜》的歌词妙趣横生,充满了生活气息,旋律活泼动听,让人忍不住跟着哼唱,其表现方式也十分新颖,别具一格。凭借这些优点,《琼海溜》成功成为宣传琼海的一张闪亮名片。

记得当时官媒报导“在众多方言音乐中,一首地道的海南话歌曲脱颖而出,成为2022年的最佳方言神曲。这首歌曲不仅在央视舞台上大放异彩,更在大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凭借其独特的魅力,一举夺得方言神曲的桂冠”。


此后,金岛乐团还带着《琼海溜》登上更多舞台,如在2024海南网络春晚以及洋浦工业摇滚音乐季活动中,都有精彩呈现,让更多人领略到蕴含在“琼海溜”里的文化魅力 。

(全文完)

1人打赏,现金9.99元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高岚、东光 琼海嘉积、琼海陈氏房产、清静泽澄程、定清、运燕、一生承诺 、珍娜、卑微旳嗳、独守空城、莮亾 ↘ 哋 洺 牸ㄟ 15人赞过
广告图片 广告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4 15
城市通